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超 亏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超 亏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先来看看养活一支中超球队到底需要多少钱。
先分析下球队的年支出:一般中下球队的顶级球员顶薪也就300万左右,多数主力队员年薪估计在100万左右,那么一年国内球员的薪金不会超过4000万,赢球奖看这两年的数据多数中下游队开的是100万,保级赢9-10场,加上平的7-8场,以上成本在5000万左右;要保级成功,实力中等的外援还是要有的,好一点的3、400万美元级,其他的也要100万美元左右,如果正常一年更换两个左右,加上年薪,估计5个外援花费在1200-1500万美元左右;这个花费在1亿元左右;教练组年薪1000万左右(国产教练足够了)俱乐部日常运营,包括集训、外出比赛等等加在一起,这些开支可以达到2亿人民币的水平。
再来看看球队的支出:现在球队的收入明面上的是中超公司分红,今年据说有6000万,门票收入是小头,一年最多可能也不会超过500万,球队冠名、胸前胸后广告、球场广告如果做的好点估计四五千万,加起来收入大概1亿左右。
所以一支中超球队的资金缺口大概在1亿左右。所以说中超球队基本上都是亏损的,而且资金缺口很大。唯一的另类就是延边和亚泰是盈利的。为什么他们可以独善其身呢?要知道健康运营的典范英超联赛一支球队的薪水开支只占到球队的60%,而中超大部分球队这个指标达到了80%甚至更高。
而延边的薪资支出排在所有中超球队之后,位列倒数第一。亚泰则属于走企业管理,上市经营模式,营收收入高。
所有中超应该多多像英超学习,在降低薪资的同时,踢得好看才能获得更高的电视转播费用。
谈论那支俱乐部没有亏损这只能查当赛季球队的财务报表,而俱乐部的财务管理一般和整个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北京国安当赛季肯定是亏损的,但是归纳到总部以后,这就看不出亏损,因为俱乐部的财务收支情况只有足协查看,一般也不会公布于众,但是从各种媒体发布的消息可以看出,中超排名前列的不亏损的俱乐部几乎没有。
而以首次公开数据的2016赛季为例,江苏苏宁亏损达到1.3亿,广州恒大亏损最为严重达到3.3亿,所有中超俱乐部中只有长春亚泰和延边富德产生收益,其中延边富德的收益能够和江苏苏宁的亏损几乎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球迷把延边富德称为中超联赛一股清流的原因。从2016中超报告中可以看出,2016赛季中超俱乐部总收入为70亿元,而总成本达到110亿元,直接亏损40亿元,其中人工成本占比70%左右,而分配到俱乐部中,外籍球员、教练员薪资占到78%以上,这就是俱乐部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中超各俱乐部能够盈利的是本土球员的转会,而在总支出中外援又占有最大部分,而外援的引进如果没有高额的费用,很难能够说动加盟。
从亏损和盈利可以看出,中超联赛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只能是大投入,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注入,球队经营都会变得相当困难,比如上面盈利的延边和每年都卖球员的辽宁,只有持续不断的投资,才能使得俱乐部取得更高的成绩,反之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好!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多指正,我是足球范儿,关注一起分享有趣的足球故事
据我所知,在中超俱乐部中还没有那支俱乐部运营上未出现亏损呢,包括市场运营最好的广州恒大俱乐部在内。中超联赛进入金元时代以来,各俱乐部在引援(包括内援)上,无不投入巨大,有了国际巨星的加盟,中超在世界足坛也赚足了眼球。
表面风光的背后,也掩盖不了亏损巨大的事实,世界足坛的顶级薪酬都在中超,就连梅西和C罗也是望眼兴叹,就这种烧钱似的玩法,盈利基本是不可能的。
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据官方消息称,去年没有达到亏损的应该是亚泰和延边。
由于现在中超总收入只有70多亿,而成本却达到了110亿,中超整体都还是以亏损为主。虽然现在中超看着是光鲜亮丽,但是在私底下却出现经济漏洞。
由于中超俱乐部收入模式单一,虽然在赞助投资方面属于世界前列,但是在经济收入方面依然是落后。大多数球队支出都用在了人工成本上,相比较青训支出成了各大球队主要削减成本的地方。
而亚泰和延边可以保证盈利的原因也和自己球队本身人力支出偏少有关,外援的工资成为了主要的成本来源,但是相比较延边白菜价的外援,自然成本低能赚钱,而亚泰这几年虽然盈利,但是相比较还是薄利,毕竟亚泰每年投入也在上涨,但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没有给企业拖后腿。
而相比较恒大上港等队营收高,但是支出太过庞大,不能保证自己的收入可以填补亏空,这也是咱们中超发展滞后的原因,中超想要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到收支平衡才行,这也说明咱们的职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呵呵,中超火了,各种商业报告来了。以前网易有一个中国足球论坛,总是要弄一个商业价值调查,这个调查呢,准确性和可信度极低。例如,如俱乐部的营收一项上,能够公开的很少,只有一点可能公开,就是他们的广告卖了多少,和中超的分红是多少。其余的数字都是预估。为何?掌握俱乐部营收的全俱乐部只有三个人,财务总监以及俱乐部总经理、董事长。这样的信息,调查公司能到?所以说任何关于中超收支的报告都是扯淡。2016赛季延边富德能盈利,也是天大的笑话,2016赛季延边富德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球市火爆,可事实上球票早就承包出去了,赚多少有什么太深刻的意义吗?盈利的利益是股东得到了收益,可2016赛季富德集团投入了1.6亿,你觉得延边能赚到1.6亿以上?而亚泰是赢了的那根本就不可能,亚泰当年保级奖金一场球就800万,一场球就拿走了一个赛季的胸前广告收入,你觉得他们能盈利?
那么,这份报告是怎么得来的呢?这就是中超所在球队地区的记者所填写。其实,你找一个特别熟悉球队的也可以,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同时,报告的填写选项中,更为搞笑的是还有二队球员工资的详细列表。这简直是有点难为人了。
实际上,算总账2017赛季中有两个俱乐部能赚钱,那就是延边富德和辽宁宏运。延边富德是因为大股东不投入,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辽宁是卖人之后,收入一大笔钱,花费又不多。可是他们却遗憾的降级了。
在有记忆中,这应该是足协第一次因为两支球队引援发表声明。国安高层言之凿凿说恒大不符合市场规律,直接加价抢人,这么做是损害中国足球的利益的,这么损人的事儿国安不干。
接着是恒大发声明,接着是足协发声明:足协已经向恒大和国安两家足球俱乐部发去了问询函,一旦发现其中存在违规操作,将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在市场环境下,一个顶级球员得到两支俱乐部的关注很正常,如果说奥巴梅扬已经签了国安,那恒大插手加价是违规,国安都没拿下球员,凭什么不让恒大报价?既然如此,那足协从哪里调查违规?
况且,这一份声明,就足以看出官僚作风的严重,欧洲的顶级联赛,顶级球队之间抢人的事儿多了去了,有这么大动干戈的么?
引导俱乐部减少非理性投资,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营造公平健康的环境,中国足协将2018年继续实行引援调节费制度。先不说奥巴梅扬这事儿的真假,国安掏钱让韦世豪解约之后自由身加盟,巴坎布据说加上引援调节费国安的总支出达到了7400万欧元,恒大违规与否我们不知道,至少国安是耍了小聪明的。
原本球队之间争抢球员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儿,怎么到了中国,足协就要插手去管事儿了呢?
你国安6000万欧元就是正常报价,恒大7000万欧元就是恶意争抢?哄抬物价?加价引援,国安发声“恶性竞争”,足协调查,恒大发布通告…重新思考引援调节费怎样收才更合理是考验中国足协智慧的新课题。这道题如果解不好,中超联赛就没有赢家。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恒大不抬了,国安你买不买?
谢谢邀请。
所谓的调和初衷,以及所想起到的杠杆作用,不是官本位的思路决定的。奥巴梅扬这件事情,短时间之内的确甚嚣尘上,吸引了很多足球迷的关注,对于奥巴梅扬这样的超一流球员能够来中超效力,我们是满怀着期待的。
先把中国足协的问题放一放,单看这件事情的发酵,其实我知道奥巴梅扬开始无线接近中超联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我也深知,现在得球员转会买卖,不到最后一刻,不签字落定,没有肯定得官宣,一切皆有可能。
很多人不太喜欢媒体,或者媒体人揭露这件事情的角度,因为在仇富这件事情上,我们从来都是同仇敌忾的,所谓有钱了不起啊?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啊?我是认为在报道的方向上和价值观的煽动上,这些媒体和媒体人也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那么在各方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自然就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最合适的角色,自然也就是大家长。认不认那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得足球市场经济极为活跃,我们常常着重去宣扬某球员为了多少转会费,多少年薪做出了令人诧异的选择,而常常忽视了还有很大一批球员,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放弃高薪的例子,这样的价值宣扬不太能够吸引眼球。
市场的事情还是交给市场来解决,除了钱,当然我不否认这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还有很多吸引优秀球员前来投奔的理由,我们绝大部分的俱乐部显然在这方面并没有长远的计划来打动他们,这才是痛心的。而说到底,你想买,他也想买,价高者得,我觉得没什么错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超 亏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超 亏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07国王杯决...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洲篮球决赛时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意甲积分榜实时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球金球奖201...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球广州恒大亚冠...